2020年全國296個城市的營商環境指數得分來看,深圳、上海、北京、廣州、重慶、成都、杭州、南京、長沙、武漢位居前十。蘇州、珠海、東莞、泉州等市表現搶眼。
“在過去的百余年中,以東京灣、舊金山灣、紐約灣等為代表的灣區經濟逐步興起,這些灣區也是帶動全球經濟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和引領技術變革的驅動者。
國內主要城市的營商環境在過去的一年里究竟有哪些改善?12月3日,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發布《2018年中國城市營商環境評價報告》,對全國直轄市、副省級城市、省會城市共35個大中城市的營商環境進行了評價。深圳、上海 、廣州、北京、重慶依然位居前5名,其他進入前十名的城市依次為成都、南京、杭州、長沙、武漢。
2017年中國城市營商環境報告(下稱“報告”)指出,廣州、北京、深圳、上海、重慶營商環境位居前五名。第六名到第十名分別是南京、杭州、寧波、青島、武漢。
11月9日,粵港澳大灣區研究院發布了《2017年世界城市營商環境評價報告》(下稱“報告”)。報告顯示,在參與營商環境排名的30個世界城市中,前十名分別是紐約、倫敦、東京、新加坡、巴黎、洛杉磯、多倫多、香港、上海、首爾;排名末五位的是雅加達、墨西哥城、圣保羅、孟買、約翰內斯堡;廣州、深圳、北京分別為全球第十九、二十一、二十三名。
“十三五”規劃綱要提出,“十三五”期間“文化產業成為國民經濟支柱性產業”。廣東是我國文化大省,積極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推進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知識性、創意型及服務型特點的文化出納也已成為經濟增長的新亮點。
廣東特別是珠三角地區能夠站在改革開放潮頭,并創造經濟增長的奇跡,港澳因素功不可沒。